0755-86212290
工作日 9:00-18:00
2012年江西工伤赔偿标准及计算方式
2022-09-22 16:06
工伤赔偿标准
一、医疗费用
1、员工医治工伤事故理应在签订服务合同的医院看病,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先去就近医院抢救。
2、医治工伤事故需要花费合乎工伤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险国家医保目录、工伤险住院治疗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出。
3、工伤职工医治非工伤事故所引发的病症,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依照社会医疗保险方法解决。
二、住院治疗伙食补助
1、经定点医疗机构开具证明,报社保经办机构允许,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之外就诊的,需要交通出行、住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规范费用报销。
三、误工费(停工留薪期工资待遇)
1、职工因工作中遭到事故伤害或是患职业危害必须暂停工作接纳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薪水福利工资待遇不会改变,由原单位按月付款。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势比较严重或是独特,经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联合会确定,可以稍微增加,但增加不能超过12个月。
3、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还需的治疗,再次享有工伤医疗待遇。
四、陪护费
1、生活无法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必须护理的,由所在单位承担。
2、工伤职工早已鉴定工伤等级并且经过职业病鉴定联合会确定必须心理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付款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依照日常生活彻底不能自理、日常生活绝大多数不能自理或是日常生活一部分不能自理3种不同级别付款,其规范分别是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的50%、40%或是30%。
一级至四级的残废流动人口可按以下两种形式享有长期性伤残待遇。
(一)按《工伤保险条例》要求按月享有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经劳动能力鉴定联合会确定必须心理护理的,按月享有生活护理费,分日常生活彻底不能自理、日常生活绝大多数不能自理与生活一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级别,其规范分别是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员工月平均收入的50%、40%、30%。参与了工伤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付款。用人公司散伙、撤消、关掉及倒闭时,残废流动人口终身享有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收取的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工伤险社保经办机构需在用人公司散伙、撤消、关掉及倒闭前按此条第(二)项标准的一次性向用人公司征缴工伤险金。没有参加工伤险,由单位按月付款,用人公司散伙、撤消、关掉及倒闭时,需在散伙、撤消、关掉及倒闭前清产核资中优先选择按此条第(二)项规定向工伤事故流动人口一次性支付长期性伤残待遇。
(二)没有参加工伤险的用人公司流动人口,自己提出书面申请,规定一次性支付的,用人公司应按照下列规范一次性支付长期性伤残待遇,本工资待遇含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
一级伤残:自己月薪水×90%×40%×12×(75-领到后的真实年龄)
二级伤残:自己月薪水×85%×39%×12×(75-领到后的真实年龄)
三级伤残:自己月薪水×80%×38%×12×(75-领到后的真实年龄)
四级伤残:自己月薪水×75%×37%×12×(75-领到后的真实年龄)
无法按《条例》要求明确自己月的工资,可按照统筹地区员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五级至十级伤残流动人口自己提出书面申请,规定一次性支付伤残待遇,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其《江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中的相关条文实行。
五、职工因工伤残享有待遇
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伤残津贴
(本人工资)员工合同到期或是员工明确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总计
诊疗
补助费残废就业补助金
一级2790'
二级2585%
三级2380#
四级2175!
五级1870@1270
六级166041161
七级13281051
八级1122942
九级916833
十级710724
注:伤残津贴: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付款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具体额度小于本地最低工资规定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充差值;
五级、六级伤残一次性公伤医疗补助金:残废员工年纪距退休年龄规定大于或等于10年,各是40个月和34个月的本人工资,不够10年,每差1年扣除10%,不够1年依照1年计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分别是12个月和11月本人工资。
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或是工伤职工自己明确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公司需向残废员工付款一次性公伤医疗补助金和残废就业补助金,残废员工年纪距退休年龄规定大于或等于10年,各是28个月、22个月、16个月、10个月的本人工资,不够10年,每差1年扣除10%,不够1年依照1年计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分别是10个月、9个月、8个月、7个月的本人工资。
以上就是这一块的法律法规,希望能对您有一定的帮助。如果你悲剧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法律风险,而您还有聘请律师的念头,大家有很多侓师能够给大家提供服务项目,而且大家华律还提供了网上特定地域挑选侓师,而且都是有关律师的详细信息。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邮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